为深化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机制建设,推动中文学科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2025年11月1日至2日,我院院长郝文华、副院长贾君芳、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王艳以及青年博士教师代表一行9人赴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参加由其主办的“2025年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工作研讨会暨中文学科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营”。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等兄弟院校也派代表与会,共谋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副院长陈蓓主持。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党委书记张舜在致辞中系统总结了协同提质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强调未来需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深化协同创新、夯实人才基础、服务国家战略”。他呼吁与会院校以协同提质工作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携手推动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围绕科研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内容,开设了四场主题讲座,为青年教师提供系统性指导。
《课题申报书与学术论文的构思与写作》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曾巍主讲。曾主编结合丰富的案例,剖析学术写作与一般写作的差异,详解学术期刊分类、审稿流程及发表要点,为青年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提供了实用的支撑框架。

《中文学科社科项目申报》由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院长刘云主讲。刘院长介绍了项目申报的核心理念,认为中文学科社科项目的选题应以问题为导向,兼顾学术需求、社会需求以及现实可行性,并与个人研究方向、所在院校特色、国家当前发展热点相结合。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由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部杨九民主讲。杨教授分析了数字化推进的必然趋势,探讨了教育范式系统重构的内核之思,阐释了智慧教学创新的实时路径。

《AI助力中文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由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副院长余一骄主讲。余院长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脉络以及国际教育数字化的推进情况,重点阐释了中国教育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并结合相关课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同期举办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工作院长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williamhill威廉希尔院长刘云主持,刘院长以“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及申报”为题,介绍了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概况、评审、培养和申报情况。我院院长郝文华在交流中分享了我院师范生培养模式,获与会代表高度认可。

11月2日,我院教师代表前往人工智能学部,参观教育大数据展厅。在讲解员指引下,观摩了教育大数据平台、数字人实验室及智能督导系统,深入体验了AI技术在教学智能化、评价精准化中的应用场景。教师们围绕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展开热烈讨论,对智慧教育的前景形成更系统的认知。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对多校协同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新起点。通过交流学习,我院教师拓宽了学术视野,为后续协同提质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基础。未来,我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合作机制,聚焦“立德树人”,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师资共建为抓手,在课程开发、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探索新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师范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审核】陈明
【终审】郝文华 黄金山